时间: 2024-08-05 20:00:01 | 作者: 玻纤格栅
很少有一个汽车品牌的进气格栅稍有更动,就能引起拥护者们的反弹,虽然每次一变动就毁誉参半,但最后BMW仍然还是不受影响,车照做;消费者们照样买,其中必有么奥妙能够如此不断地引起线年以来,不论是量产车还是概念车,几乎每一辆BMW车头都设有双肾格栅。尽管设计跟着时间而变化,而变得更精细、功能更实用,但它仍然是一个独特专属于BMW的品牌ID。加入我们的宝马肾格栅的历史之旅。
其明确无误的形状,散热器格栅也用于识别每一辆BMW所属车系的特色。由于新纯电动力技术和格栅冷却功能不再显得重要,也为车辆前脸面貌开辟了新的设计的具体方案,当然这也对双肾形格栅的设计产生了影响。而BMW双肾形格栅自有以来,大概能分为13个阶段。
303在两个方面代表了BMW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第一,BMW中型轿车中的第一款六缸车型;其次,它是第一辆承担已成为BMW近90年后仍然具有品牌识别特征的首款车辆,它是第一部以一对肾脏形状设计进气格栅的BMW。
虽然进气格栅常以中心杆(通常镀铬)出现在那个时代的汽车设计中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完全贴近到格栅的顶部和底部,并在上部拱门之间放置了BMW的蓝白黑徽章,使BMW 303的进气格栅达到了一个巨大、雕塑的视觉效果,所创造的是一个高度可识别的协调感。所以当今BMW新世代车型双肾慢慢的变大,或许可算是回归初始设计的概念。后来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,双肾格栅才开始慢慢的变窄,例如:BMW 327/328,虽然变窄了很多,但它们是遵循由BMW 303所建立的形状演变而来。
1956年,BMW简称巴洛克天使(Baroque Angel)的501/502,以及后来的503双门跑车与敞篷车,则完全舍弃了1930年代的设计,改用了中等高度、全镀铬的双肾形进气格栅。以较小的比例充分表示出格栅并非是引擎冷却必须的组件之一(两侧还另有进气口),彻底颠覆当时汽车设计关于进气格栅大小比例的风行方式,而让小型双肾格栅仅负责了部分的进气冷却。
BMW 507与503在同年推出,在产品策略上,它们是姐妹车型,但设计师Albrecht von Goertz特别针对507做了大胆而更显自由度的设计,让507更具侵略性感,而成为BMW第一款采用水平横向长型进气格栅的车型,这项设计直到1990年代才第二次被拿出来设计了一些特殊车型(例如:Z8),而猫王是最著名的名人507车主之一。
这么大的进气口其实就是507的必需部件,因为507配置了高性能的V8引擎,散热器在非常平坦的引擎盖下的唯一新鲜空气来源就是双肾格栅。另外,507的车头还有另一项有必要注意一下的设计,它是BMW第一款车头采用动态角度前倾(俗称的鲨鱼头)的车型,它直观地将引擎盖的视觉做了延伸,并暗示着一个强大的前进推力。这一设计最终在1960年代的BMW新类别特殊车型中建立起来,并将此风格继续为1990年代的3、5、7系列所采用。
中型轿车预示了BMW在技术、商业以及品牌典型设计方面的转折点。BMW 1500(及其姐妹车型1600、1800和2000)的双肾格栅与503相似,但首次连接在一起,而且比之前所有的BMW车型都窄,并放置在两个与车几乎同宽的水平格栅之间。
这款大格栅中有小格栅的设计成为当时的核心设计,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,包含了1966年的02系列、1968年的2500与2800 Sedan,而2800 CS coupe的后期车型,在1970年代还推出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BMW 3.0 CS、CSi与CSL衍生车型,这些车至今为止都是BMW设计新车的灵感来源。
BMW传奇的中置引擎跑车M1,是一个特殊设计风格案例,至今看来M1特别小比例的双肾格栅都属「异类」,出于明显为了低风阻的原因,只有超平行化进气入口被考虑在其特长比例的车头中,但放弃双肾的品牌识别特性是不可能的。
因此,M1所呈现的是BMW有史以来最小的双肾格栅。其似乎成为引擎盖Power dome的延伸,并由车身颜色的表面狭窄的辅助进气口中分离,并与弹出式头灯区隔开来。后来M1的肾形格栅也被1988年的Z1与1989年的8系列所采用,其共同特色都是特别讲究低风阻的性能跑车。
1990年推出的E36三系列所采用的双肾格栅又一次地得到飞跃式的进化,虽然显著增大,在比例上不会显得较宽,与之前的3系列不同,格栅的两半再次分离,而呈现明显略带圆角的矩形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从包含大灯的「大格栅」分开,区隔的部分采用与车身同色的表面。这种设计也影响了BMW 1990年代其他车系的设计,例如:1994年推出的7 Series、1995年的5 Series与Z3,甚至于下一代的E46 3 Series还继续沿用下去,以及1999年之后的第一、第二代的X5。
历经三个世代的演变,F30 3 Series的双肾格栅首次为了配合头灯的设计,采用了更宽的设计,并没从头灯的侧格栅或车身颜色表面分离,整体包含了头灯从左至右连贯,而此设计也在2015年的7 Series获得采用,并并且还首次配有可视见的自动闸门的设计,藉以可降低风阻与优化引擎工作时候的温度。之后2017年的5 Series、6 Series也同样采用。
即使进气冷却对于纯电动力已不再特别需要,但仍能在BMW首款纯电动车i3中,看到对双肾格栅的坚持。平坦、相对宽的双肾格栅出现在这里,搭配有意义的封闭式表面和蓝色高光配色,成为电动子品牌BMW i的招牌。并且,i3的空气力学也非常受益于封闭的双肾格栅。
而此双肾格栅的设计也非常相似地,出现在i8的车头。确立成为未来所有即将推出的纯电动BMW车型的识别设计灵感。
在这两部新新一代的BMW跑车之中,特别以相对角的轮廓获得不同的诠释。从几何角度看,呈现出非常宽的五边形。并且和所有较新款的BMW Coupe一样,他们的运动性亦由格栅轮廓的小细节所强调,格栅「向下打开」的形状,可使车头正面的视觉焦点更低,而有更接近路面的侵略感。
从功能上讲,这些格栅可作为辅助进气口,具有主动空气闸门,必要时可打开协助冷却,或者关闭以降低空气阻力。在8 Series相连接的双肾格栅(以及一些其他配有相连双肾格栅的车型),都在中央隐藏了一个摄影镜头,以作为驾驶辅助系统作动依据的重要组件。
最新的G20 3 Series结合了一些新科技功能与新的特点(连体双肾格栅、直接与头灯连贯、矩形框架轮廓)。而格栅的延伸明显高于头灯的上边缘,并且折角处向后延伸成引擎盖肌肉线条,而最外侧折角则延伸成头灯的上边缘,让新3 Series呈现比过去任何一代更有肃杀之气的氛围,双肾格栅在此形成此霸气的发源。
另外,M款式样的双肾格栅,则采用突出的网格结构取代标准款的垂直格栅杆,包括所谓的粒粒的金属块,特别「编织」到晶格结构中而有更显眼的气势呈现。
新款7 Series与全新X7车型同样与3 Series采用矩形轮廓,包括了向上角度的边缘,并且是目前BMW全车系最大尺寸的双肾格栅,因此更为显眼,让人难以忽视其存在。
全新一代4 Series的双肾格栅虽然也是大的明显,但却是设计风格崭新的开始,并且融入了经典元素。这中间还包括大而直立以及向前倾斜的结构,让双肾格栅处在车辆的最前沿,也就是隐约地回归了过去1980年代BMW「鲨鱼头」的设计,例如:1930年代的328 Coupe、1970年代的3.0 CS,都是BMW最能展现纯粹驾驭、最迷人并且赛车运动发烧的年代,而现在透过不同的设计风格来丰富新的篇章。
这两辆概念车在视觉上显现非常的张力!并展现了BMW未来车型的设计方向。纯电动力的BMW Vision iNEXT所配置的双肾格栅来自BMW i3的进一步演变,相同的封闭式格栅表面背后藏有摄影镜头、传感器、雷达…等等辅助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关键。
而BMW Vision M NEXT油电混合动力概念跑车,则有玻璃剔透感的封闭式双肾格栅,并有BMW厂徽的简化小细节遍布在玻璃表面上,而格栅本身的照明功能与内里的配色,更进一步提升了3D三维效果。